在這邊我得先告解一下。
前幾天騎著我的ROAD BIKE回家的路上被一個阿伯搭訕(怎麼是阿伯 (;´д⊂) ),他問道:『你這腳踏車多少錢?』
話說在這個大白天都得開著前燈的年代,就算我的單車不是頂級的可樂果、馬西大神之流,至少也要花去我不少血汗錢,所以為了避免無謂的麻煩,對於這種問題,我的回答一律如下:
『一萬元不到啦。』(心虛 (*゜―゜)
目前分類:《Solar's View》 (10)
- May 27 Tue 2008 23:52
《Solar's View》恆春半島 ─鵝鑾鼻‧滿州‧旭海─ plus
- May 18 Sun 2008 00:55
《Solar's View》恆春Triology EP II ─門馬羅的逆襲─
又到了每月一度趕日誌的日子。(?)
這次的前言不小心寫太長了,先給大家看個照片。
這是甚麼地方?這次的目的地?NONO,南橫終於成行了?NONONO,這是我們的大隻佬去的應許之地,檳榔與咖啡之處,一天只有兩班公車的地方,我們在此祝福他,希望他能這好山好水的地方早日幫我們生個路線出來。
回歸正題吧。
自從買了ROAD BIKE後,MTB自然備受冷落,說起來一方面因為當初沒有考慮到自己比較喜歡陸地飛行的感覺,當初買MTB時花的經費比ROAD BIKE要多....(很多很多很多);再來因為我目前選擇了車價相對比較便宜,也比較適合市區道路(雖然台灣的道路嚴格說起來其實比較適合MTB)的ROAD BIKE;最後因為我們的排的路徑其實多半是鋪裝道路,加上一般公路的坡度其實ROAD BIKE的齒比就很夠用了,所以種種,造就了新歡ROAD BIKE,冷宮MTB的情形。
- Apr 14 Mon 2008 00:59
《Solar's View》南迴‧東源‧四重溪 ─ 恆春半島上半圈

同樣是拖了很久的網誌,根據相片記錄我們是三月一日去的,總之得趁尚有一絲記憶時趕快寫一寫。(´Д`;)
說實在的我已經忘記當初為什麼會有這趟行程了,只記得好像是智顯突然在研究區叫住我,問我對繞恆春半島一圈有沒有興趣。開玩笑,老是騎屏東一帶,對於一出發就往1號或是21號前進早已有些煩膩的我,能有不同的變化當然求之不得。也並不是說這些地方沒有特色,或是大話似地說早已踏破屏東左近,我只是單純想換換口味啦!
恆春半島說實在是個單車騎乘的寶庫,不管你是甫新購車,飛輪鏈條都還閃亮亮的初心者或是久經歷練,肌力毅力都粹礪彌堅的踏板勇者,在這邊都能找到你想要的菜單。半島上有能滿足爬坡愛好者的陡坡公路,越野癡迷者的草原古道;也有能讓相機留下剎那永恆的美景,甚至肚中饕餮回味萬分的美食,所以不管你騎單車為的是甚麼,過程是甚麼,終點是甚麼,這邊都能回饋給你。來這邊,就等著感動吧。
所以說實在的,恆春墾丁一帶,除了那個被商業化搞爛了的國家公園外,其他地方我都很感興趣。本次的路線很簡單,由楓港進9號省道,也就是南迴公路,一路上到最高點壽卡後,轉近199縣道直下東源村哭泣湖稍事休息後,向東轉進旭海後,接26號省道轉200縣道,再由屏173、172等回牡丹、石門以及四重溪,再一路下滑到車埕回到屏鵝公路,向上逆行回楓港停車處。嗯.....,至少預計是這樣的囉。(´∀`)
- Apr 12 Sat 2008 20:37
《Solar's View》Heart's on Fire ─ 中寮山
剛剛看了一下我的紀錄,發現這篇已經欠了快兩個月了,雖然說現在已經快沒有甚麼印象了,但是再拖下去大概會忘光光吧。(´∀`)
沒錯,我們終於來到中寮山了,這個鐵腿人的聖地,陡坡愛好者的天堂。雖然對於其他經驗豐富,肌力驚人的人們來說,這一段路大概不算什麼,可是對我們這些好逸惡勞,好吃懶做,好高騖遠的好奇寶寶(?)們來說,這一段路大概是有史以來牽車次數最多的吧。
另一個不可思議的是,明明不是親子路線,參加的新手人數卻是最多的,這次大概有兩個半算第一次參加吧。說實在的,我們也應該辦個幾次稍微簡單一點的路線,免得其他人對我們的菜單老是敬而遠之。我們每次出遊,雖然說休息次數不少,騎乘速度太慢,集合時間老是遲到,但是幾乎每次都是結結實實的100公里到150公里,早在創業維艱(?)初期,大家都已經加入百k俱樂部了。
話說回來,中寮山考驗的不是我們的耐力而是腿力,這大概也是我們solarwind最欠缺的吧,事後回來,想想實在應該多排幾次來這邊練車才對。
- Jan 05 Sat 2008 15:01
番外《Solar's View》顛簸茶茶牙頓

繼續代筆。
恰巧12月底是許多雜事截止的日期,所以這篇就一延再延了。期間我也一直被催問著我們的茶茶牙頓寫了沒呀,正在孵了正在孵了,拖了這麼久真是抱歉。
茶茶牙頓是南部一條很有名的OFF ROAD路徑,連我們這一群很少在騎林道的傢伙對它的大名都曾有耳聞,看看我被這麼多人催也看得出來它的人氣。不過我們也從許多方面得知茶茶牙頓不比我們之前去的雞母山輕鬆,坡度稍有提升外越野的難度也增加了,當然也少了人為的矯作,畢竟除了下游的西瓜田外,那裡其實是杳無人跡的。
不過,對我們這些十有八九是無車族的人來說,要怎麼去又是一個問題了。既然沒有車,那傳統的4+2當然就行不通了,也很不環保,所以當時我們有兩個方案,一個是利用大眾運輸工具,或沿用之前墾丁模式不裝車上客運到枋山,或利用攜車袋裝車後,搭火車到枋山車站,後再騎到林道入口;另一則是租小貨車一口氣裝載所有的單車,人則是另外搭乘有車夥伴的車。經過一番杯葛抗議丟麥克風舉白布條的『協商』與『表決』,客運方式畢竟因為不裝車之故,可以搭載的單車不多;火車模式的話很不幸的只有我有攜車袋,目前大家購入的意願又不高,所以就只剩下貨車法了。
- Dec 29 Sat 2007 15:17
番外《Solar's View》大樹鐵橋大拜拜
偶爾縣市政府或是某些單車相關產業會舉辦OO單車行、XX逍遙遊之類的活動,沒興趣的人可能不知道,這類活動往往不乏人參加,晚了還常常會有『名額已滿,下回請早』的情形。不過這種活動說穿了,參加的人真的是為了騎這一趟運動一下的人其實很少,畢竟舉辦單位為了吸引老中青少甚至兒童的興趣,排定的路程其實都滿親子向的。所以到頭來,參加贈品到抽獎禮物才是最大的誘因,至於我們呢?這個時候就是欣賞各家敗家凱...,呃...,熱心單車人士的『貴車』了。單車大拜拜,我們普渡的不是熱量脂肪卡路里,而是ORBEA、BMC跟LIGHTWEIGHT。或許溫室效應跟減碳計畫也有一點啦。
這次鄭大哥有家累要顧,所以參加的人不多,但是多了DAVID跟心靈。(這個當然不是真名,有誰會取靈異照片當名字的啊...)
大隻佬,一向都很上相,只是不知道為什麼今天穿得像要去相親一樣。
左起Solar,大隻佬,儀芝,David。
- Nov 19 Mon 2007 21:34
番外《Solar's View》飛上雞母變鳳凰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整個十月,我們幾乎沒有什麼遠程的活動,就算唯一的一個短程活動其實也只是跟朋友去旗津試車而已。十月,幾乎大家都有各自的事情要忙,所以....,十一月跟十二月,大家就來補償一下吧!
早在11/3往安平的行程之前,我們就把接下來幾個月的計畫訂好了,至於詳情如何,就請大家拭目以待囉!總之,11/17日這天我們排定的是高雄另一個知名的OFF ROAD行程,雞母山。自從第一次大家在LP無間道扛得死去活來以來,大家(嗯....應該說除了鄭大哥之外)都對OFF ROAD興趣缺缺,說實在的,買MTB老是騎公路被公路車海放實在沒什麼意義,但是錯就錯在我們選了一個幾近DH的路段作為我們OFF ROAD的第一次,也難怪大家總是杯弓蛇影,聞OR色變了。
不過,這次不知道是時間沖淡了一切,還是骨子裡的自虐心態作祟,十一月的第二個活動排的就是雞母山。話說回來,高雄的單車客可說是相當幸福喔,北有柴山咕咾岩,南有雞母山、大坪頂跟嚇死人不償命的LP無間道,個個都是離市區不用30分鐘的自行車車程,而且格別都有不同的路況與騎乘感受,我們上次挑戰LP無功而返,這次就來試試比較入門一點的雞母山吧!
其實所謂的雞母山,指的就是陸軍官校野外訓練場,所以想當然爾會在騎乘過程看到會讓人想起軍中回憶的鐵絲網、充當目標的廢棄坦克、砲陣地等等有的沒的東西。大概是精實專案的緣故吧?官校的學生少了,開放給一般民眾後,散歩的民眾們於此栽植的植物也沖淡了這裡的迷彩軍色。
- Nov 11 Sun 2007 18:53
番外《Solar's View》仁美‧小坪頂
上次往甲仙的時候,無意中發現仁美這個地方,距離醫院約莫只有十幾分鐘的騎乘時間,雖然大部分都是陡坡,但是基本上都還能輕鬆應付,越過山路後還可以直接往斜張橋,里嶺大橋方向,甚至直接通往旗山,一個人騎的話大概2個多小時就可以從醫院騎到旗山吃香蕉冰了。對我而言,最重要的是,同樣是爬坡,這裡不像壽山那樣有太多機車廢氣,除了假日清晨外,也不會有很多車友,這裡是很清靜的。
當然,除非你介意途中的夜總會的話。
早在前一天就決定,科內meeting結束後要再來探一探路,不過實在是計畫永遠趕不上變化,當天大隻佬的『講演』實在太精采了,往常總能在早上第一號掛號鈴響起前結束的會議,今天好不容易在9點半結束了。大家揉揉睡眼惺忪的眼由瞌睡中醒來,繼續下一個排程,早餐會報....,喵的哩,都快十點了還早餐個頭啊!就在一切都結束,大家彷彿收到放風令後的受刑人一樣鳥獸散,我也在打完藥後跨上單車,準備出發時,碼表上顯示的時刻已經是11點了。 (´_ゝ`)
我家到醫院的距離大約12.5公里,普普通通的短距離,現在繼續加總下去,我算里程一向是從當天的出發地開始算的。離開醫院,轉到球場背面....,咦?今天條...,警察還真多。
- Sep 10 Mon 2007 22:26
番外《Solar's View》旗津踩風
經過了上次慘烈的教訓,短時間內當然不會有人再提起什麼『越野』、『林道』之類的字眼,『單車騎人』更是禁忌中的禁忌。為了留住本社本來就岌岌可危的人員,所以這麼一條兼具最佳親和力與旖旎風景的路線就被提出來了,那就是高雄市內鼎鼎有名的旗津踩風大道。
高雄有一個滿知名的『白白胖胖夜騎團』,所以我們也來這麼一次輕鬆的吃吃喝喝之旅吧,這次規劃的路線很簡單,早上七點於文化中心集合後,一路往五福路前進走到底後,左轉鼓山一路,接著登山街轉進濱海二路進渡船頭準備搭船。週末的清晨路況良好,整個高雄似乎仍有大半仍在補眠,對方結束一周的辛勞還得早起的我來說,老實講還滿羨慕的...(汗)。
一路上偶遇不少單車同好,話說回來,這麼好的天氣,如此嬌豔的朝陽,與其虛擲在與周公爭奕,倒不如效法那夸父追日來得健康,也比較符合我們的精神,不是嗎?不過遺憾的是,諸位前輩們似乎腳上踏著名貴單車就不在乎路上的號誌是紅是綠了,只見一位位越來越專業的騎士、一輛輛越來越高不可攀的單車在我們等紅燈時由我們身邊呼嘯而過,不禁感嘆台灣人不管是駕駛高鐵、砂石車、轎車、計程車還是摩托車、單車,似乎都是用一條中心思想來驅動的:『只要警察不在,有什麼不可以。』我不知道那些不在乎交通法規的前輩們是自傲於自己的駕車技術,還是因為單車沒有車牌而闖的有恃無恐?只是當他們越過停止線的那一刻,身上的車衣車褲也不再襯托騎士的專業或帥氣了,相反地,只會令人覺得昂貴名車上載的人是如此可鄙,也連帶令旁人覺得愛好單車活動的人是否均是如此目中無人?
牢騷到此為止。一路平安到達輪渡站後,免不了向住在外地沒搭過渡輪的同事一番介紹,更免不了像個觀光客一樣四處取景照相。我們像隨時舉著後脚準備宣示地盤的小狗一樣到處拍下到此一遊的見證,從船底艙拍到客艙,從渡船頭劃記到一旁的小艇碼頭,數位像機實在是了不起的發明。
由輪渡站出來後一路沿著海岸路先攻向旗后砲台再說,上旗后山的坡道仍在施工,除了必須小心避開尚在鋪設磚頭的路面外,這段短坡道似乎難不倒我們。旗后砲台不傀是內俯高雄,外展汪洋的好地點,此時時間雖然還不到九點,南台灣的艷陽已經開始展現他的威力了;海天一色,輈艫蔽空的美景自然不在話下,只是這時拍出來的照不免皺眉擠眼就是了,有空騎單車到旗津的人不妨到此一遊,不過記得得帶把鎖將車鎖在門外就是。
- Aug 21 Tue 2007 20:35
番外《Solar's View》小尖山trial小踏
話是從哪邊開始的?好像要從我騎單車通勤講起吧。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已經持續以單車上下班有四個月了,當初是跟來訪的外籍醫師聊天後衝動之下的決定,剛開始當然是覺得這位朋友大概是搞不清楚台灣的交通狀況,錯把台灣的虎口當作是優雅的東歐恬趣小徑,也覺得他是不是高估了我的體能。不過大概是他很會說服人吧,當天我就吃錯藥似的抓起單車的把手騎到醫院來,前幾天雖然不至於騎到路倒,但也是用盡力氣上得醫院來,幾個月下來,毎天來回共30km的路程現在騎來已是不痛不癢,期間也挑戰了不少路徑,臨時起意便想把這些隨行點滴紀錄下來,現在回頭看來,大家闖越的悍山惡水越來越多,踩過的里程也越來越遠,就連裝備也越來越齊全,野望大概也越來越大了。
不過我們常戲稱自己的車隊大概是全台灣最窮的吧,全隊車平均價位不超過1萬(大概連7000都有困難),還曾經有人騎淑女車來共襄盛舉,不過有何不可?反正單車運動不就是求個踏風的快感?套句前人的話,有坐墊有輪子,騎得爽就好了,不是嗎?
等等啊?話說回來,本隊有位Big Brother 鄭,平時最大的樂趣就是trail路徑,明明自己的座騎是一匹輪框歪斜的merida老馬說,下次要再挑戰越野路徑,麻煩請先生一台至少不是家樂牌的mtb出來!(*´д`*)
本車隊第一次的私房路徑就是Big Brother 鄭提供的小尖山,本來是想踏破的,不過在有路便騎,沒路便扛的中心原則下,大家是騎得沒自信,扛得要人命。以我們當初青嫩的越野技術下只能小踏三分之一,無功而返。事隔多時,我已經無法想起這天的詳細路徑、里程等等,也因為是第一次出團,根本無暇拍下見證,所以只有寥寥的數張,反正....,學個乖吧。
類型:絶對是Trial